Friday, December 12, 2008

土崩vs专家

淡江国际山庄的武吉美华花园发生土崩以来,外界专业人士一直猜测发生土崩的原因。我有看过土木专业的发表意见,今天光明有环境保护专家的意见,也有一些政要的,但偏偏少了地质学家。大马的地质学家啊,你们在哪里?

或许地质学家不喜欢猜测,比较喜欢用证据来付诸行动。

xxx xxx xxx xxx xxx

土崩本质是天然的灾害,是地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似乎在今日的东南亚土崩看来,土崩导致人命伤亡早已不是天然可以得害的,而是人为所疏忽而酿成悲剧,包括了上周的淡江国际山庄土崩。

根据地质数据,大马的地质稳定,老而稳固,应该不会那么多土崩才是。为什么大马土崩事件频频发生呢?当然这个问题要牵涉到人类的活动,热带天气和雨水有着秘诀的关系。

今天抛开一律的感情用词,现在要用比较学术性的质疑那位环境保护专家的“意见”。

从报纸载了这段话:

“。。。对于严禁山坡建屋,更认为是匪夷所思,“我多次到过香港,香港富豪多数住在半山区,一眼望去,山坡密密麻麻,全是高楼大厦,谁说山坡不能建屋?陈博士反问。。。。。”

我想陈博士没有细读土木工程的《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吧!这项评估是世界性对地方的环境破坏度包括适合建设建筑而设计的标准,连世界卓越与建筑的香港土木学会都遵从。在这项评估里的地质评估包括了建屋地的倾斜度,超过危险水平就不适合建筑,也严禁起屋。

半山区,未必是危险区。只要不超过标准和山坡倾斜度,就是为安全区。身为建筑标准严谨的香港,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人能够在山上建物。对于禁山坡建屋,那是要看EIA的报告,也不是全部的山坡都不适合建筑。

土崩后,大马的一些政要就开始害怕了起来,连忙严禁在山坡造屋。要严禁的是在高危险区,而不是每个地区都是危险的。

xxx xxx xxx xxx xxx

陈博士还进一步阐明:

“泥土可分为三个时期。1.古时期型泥土 2.中时期型泥土 3.年代较近型泥土。

近代较近型的泥土,由于风化度及微生物分解状况比较差,泥层上的土壤少,结构的密度也较小,并不容易产生疏松;
至于中时期型的泥土,风化度及微生物分解状况比年代较近的泥土较佳。在结构上,泥质比较多,泥层比较厚;
古时期型的泥土,土质的密度较大,结构上比较疏松。。。。。。。。

陈博士作为环境保护专家,也是城市树木生态顾问的陈博士作出结论说,这次土崩的泥土,肯定是属于古时期型的泥土。”


问题出现,何以把泥土归为三大时期呢?何谓古时期型泥土,中时期型泥土,年代较近型泥土?泥土是随着泥土里的物质和矿物质而分类。这些矿物质造就个别的泥土有着不同的物理性质。泥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由时间的琢磨风化在气候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土崩最主要的是倾斜度和密度,当然也包括了地质所包含的物质。不同地质物质有着不一样的密度,如火山泥密度较小,松散度高,而花岗石风化后变成的红土(laterite)密度比较高,松散度比较小;时间的长短则不会对泥土影响太大。所以类似归类有点不恰当。

当泥土吸收了大量的雨水,体重上升,密度也会上升。当这些泥土处在某种危险的倾斜度,雨水降下,泥土就容易随着斜度而倾泻,就形成土崩。

专家还说,“这里(淡江国际山庄)的乔木灌生,还有一个特徵,树身高大,而且非常茂盛。很肯定是古时期型土质。” 据我在印尼所观察,这里的树木也高大茂盛,但印尼的地质历史属年轻之地,也不见得是古时期型土质。年龄和一植物来归类泥土的性质,让人们容易混淆。

该言论,是否陈专家也意味,大马完全不适合建筑?因为大马每一个地方都是乔木灌生,绿草如茵。

专家没有经过细心的做研究,就随意归类,何以服众?所以我不敢苟同这位专家所说法。

xxx xxx xxx xxx xxx

一个地方没有做地质调查,很难逑出它真正的发生的原因。有了地质的研究,人们才容易深入地“看到”地底下的层面,事故的原因可以看得透体。

大马人本来就严重缺乏地质知识。事情发生了包括了一些不相干的人士和相干的专家的“大言论”,揣测原因,用很专业,很有证据的口吻大方发表其言,对媒体公告天下,误导人民。何来专业呢?

报告一日还未出炉,谁也不能下定义。除了你愿意去接受他们的言辞。

xxx xxx xxx xxx xxx

按这里,看看专家的解说
国际山庄土崩元凶 古时期型泥土

7 comments:

墮天使 - 祥 said...

謝謝你的看法。

我想這就是馬來西亞的文化吧~

無論上至官員、領袖,下至平民、百姓,大部分都喜歡憑空放話,從沒有想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如果這些人是打算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就應該多舉例子來支持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我是專家,說了就算是事實”的那種想法。

小頑童@nottyboy said...

這裡的地質專家都在採油...

fufu said...

hahaha well 我也有讀過土質學
土崩是可以避免的
沒想到大馬還沒有注重土崩問題

潇洒走一回(少俊) said...

学问非浅,超级。

十六 Keaton said...

在這裡
我上了專業的一課

嘿嘿 said...

香港的山是硬石山,
大马的山大都是松土坡,
要建也得打很深的Piling,
但海洋性热带气候雨水多,
一到雨季也还是很危险。

给你测博客性别:
答案是半男半女!
50%男对50%女!嘿嘿!

Venus
50.0%男性倾向,50.0%女性倾向

评点:文章风格清新,理性与感性兼备,简隽练达,有自然率真之美。

http://www.yodao.com/blogender/
博客男女

你自己试吧!哈哈哈~~~~~

Wois said...

墮天使-祥 :
这是让大马人落后的文化。

小頑童 :
说的也是。在大马,建筑商都不用地质学家的,所以全部地质学家都去挖油。

lcfu :
土崩有两。天然和人祸。
天然土崩很难去避免吧,如地震引起的土崩!!!

潇洒走一回(少俊)&十六夜真人 :
见笑了。只是普通的一门学问。

嘿嘿 :
来你告诉我什么是硬石山,什么又是松土坡?

大马主要由花岗石组成,你说花岗石不硬?哈哈。。

还有,香港也属于亚热带气候,所以风化也特别快。香港几乎也是花岗石,难道就没有松散的土坡?难道全热带雨林的土质是松散的?哈哈。。。又难道彼此的花岗石有很大的差别?

看来你的意见和那位专家是一样的。你们应该要多读一些地质的书,了解一下泥土和石头的关系,和对自然界的关系(我的建议)。